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

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

当前位置:首页 / 科研动态 / 正文阅读

广东: AI助雷暴大风与暖区暴雨预报更精准

发布者:系统维护管理员   来源:中国气象报社   发布时间:2025/4/29 9:19:29   标签:   浏览次数:380

4月23日,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倒计时200天的气象保障全链条演练中,“十五运气象AI小助手”、开幕式场馆雷击致灾特性模拟与应用等创新成果正式亮相,为演练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
近年来,广东省气象局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,聚焦灾害性天气预警关键技术攻关,在雷暴大风智能识别、暖区暴雨预报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AI技术赋能 雷暴大风预警提前量达到69分钟

雷暴大风作为广东汛期主要致灾天气之一,突发性强、破坏力大。传统预报方法受限于时空分辨率,难以满足精细化预警需求。

为破解这一难题,广东省气象局联合科研团队,基于多年气象观测数据及双偏振雷达回波资料,创新研发“基于AI的雷暴大风智能识别与0至3小时临近预报算法”。该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对雷暴大风进行分类识别,命中率超90%,TS评分达0.5;其0至3小时临近预报TS评分达0.1,居国内领先水平。

自2021年业务化应用以来,该算法已成功捕捉多次飑线及局地雷暴大风过程。据统计,2024年广东省雷暴大风预警平均提前量提升至69分钟,准确率达95%,为人员避险、设施防护等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
“天气指纹”破解暖区暴雨难题 预报精准度跃升70%

华南暖区暴雨因缺乏锋面系统触发机制,一直是传统数值模式预报中的难点。

广东省气象部门创新提出“相似订正算法”,通过提取历史暴雨案例的“天气指纹”,结合“动力—统计”相似方法,构建自动化历史个例检索系统。这一技术既融合预报员经验,又突破局地特征解析瓶颈,可精准识别暖区暴雨潜在触发条件。

2024年前汛期,该算法在业务应用中表现亮眼——暴雨TS评分较EC模式提升21%,锋面暴雨评分也提升8%,尤其是暖区暴雨预报提升高达70%。研究成果为城市防洪排涝、地质灾害防御提供了关键决策依据,标志着华南暖区暴雨预报迈入“精准时代”。

未来,广东省气象局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与气象业务的融合,推动预报技术向“分钟级”“百米级”迈进,全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。

(作者:兰宇 王天巍 责任编辑:张林)

设为首页 | 加为收藏 | 网站介绍 | 联系我们
主管单位: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 网站维护: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
业务咨询:010-68409139 技术支持:010-68407418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:100081 EMAIL:kjgl@cma.gov.cn 京ICP备 15008089号-2
访问次数[61839588] 当前在线[1]